•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配资靠谱公司:普通人怎么才能炒股加杠杆-【视频回顾】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最新发声

摘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

  今日发布会主要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情况 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从中长期的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 ” ,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给做进一步沟通 。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央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 ,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 、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 ,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 、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十四五 ”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形成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以来,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中国特色的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形成 ,政策传导更为有效。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

  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市场机构改革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 ,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 、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将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动力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央行行长潘功胜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动力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制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 实现了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 ”期间 ,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为金融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维护了币值稳定 。二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三是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基本建成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 。中国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有序联通,外资参与度稳步提升。四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过去五年我国金融事业有很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表示 ,过去五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很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 。首先,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第二 ,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第三,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和根本宗旨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第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 ,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法监管,合规经营。第六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金融腐败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水平大幅度收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今年6月末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3月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水平大幅度收敛。

  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表示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 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时表示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平衡 ,往后看,我们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

  多项房贷政策每年可为超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 ”期间,在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 ,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境外机构熊猫债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末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和存贷款10万亿元,其中,股票3万亿元 ,债券4万亿元,存贷款3万亿元。境外机构熊猫债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第三大支付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的第一大结算货币 ,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第三大支付货币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李云泽: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5年来平均增超9%

  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五年来平均增长超过9%,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 ,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民生保障显著增强,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 ,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 、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 ”末的2.3倍 ,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当前相当一部分省份已经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时期,我们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监管部门的首位主责,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 ,在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解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 、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实施 。当前 ,不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小 ,风险完全可控,相当一部分省份已经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十四五 ”期间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 ,金融监管总局牵头组建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有力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重拳整治金融乱象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 ”期间,金融监管总局重拳整治金融乱象,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严肃查处利用关联交易非法输送利益,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 。一批不法金融集团得到依法处置,坚决遏制脱实向虚 ,加强资金穿透监管,着力整治层层嵌套、空转套利,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 ,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范围 涉及贷款9.4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发放贷款22万亿元,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范围,涉及贷款9.4万亿元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表示 ,“十四五 ”以来,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

  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监管效能显著增强 ,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 ,坚持高风险 、高强度,低风险、低强度,把宝贵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 。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 ,同时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的监管权限。

  金融监管总局五年来发布各类规制171件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五年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各类规制171件 ,包括银行 、保险、资管、非银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引 ,以及资本管理 、资产分类等重要监管规则,基本建立起贯通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从准入到退出 ,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表示,银监法律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保险法修订加快推进中。

  吴清:

  外资持有的A股市值目前是3.4万亿元 中国资本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

  证监会主席吴清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外资持有的A股市值,目前是3.4万亿元,同时有269家企业在境外上市。中国的资本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 ”下降2.8个百分点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了2.8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去年出台新“国九条 ” ,证监会又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

  上市公司发“红包 ”更“大方” 5年增长超8成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 ”合计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

  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 ,较“十三五 ”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

  “十四五 ”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证监会主席吴清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对于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这些案件的相关责任方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了58%和30% 。

  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和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今日在发布会表示,面对超预期的风险挑战 ,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统筹部署下,证监会协同各宏观管理部门 、金融管理部门、国资部门,以及相关的市场参与主体 ,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和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五年来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 、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改革是资本市场的天然基因,开放是资本市场的鲜明标识。五年来,证监会落实“十四五 ”规划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系统谋划、统筹联动,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 逐步走深走实

  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逐步走深走实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证监会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 ”“并购六条”等举措 ,在发行上市 、并购重组、畅通募投管退循环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优化完善。6月,在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证监会在中央金融办的统筹协调下 ,会同各方一道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体推进防风险 、强监管和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定市场预期 ,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 。

  “十四五 ”期间已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已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表示 ,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

  “并购六条 ”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证监会主席吴清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

  共同打好“组合拳”应对外部冲击 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落实“四早 ”要求,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 ,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同时强化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支持汇金公司、社保 、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 ” ,筑牢防波堤防浪堤,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进展明显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以来 ,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关闭金交所 、伪金交所进展明显,应当关闭的27家的金交所已经全部取消了资质 ,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也已经全部得到确认 。

  既“追首恶”又“惩帮凶 ” 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 、震慑力,聚焦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问题 ,既“追首恶”,又“惩帮凶”,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惩防体系 ,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

  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先后完善了股份减持、量化交易 、融券等监管规则 ,推动出台了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申报即担责 、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近年来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 ,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一批标志性案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质效 。

  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 、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N ”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 ,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 、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 ,提升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 。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 、市场功能 、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 ,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 更大力度支持创新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 ,以科创板 、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更大力度支持创新 ,更好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 、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支持上市公司深耕主业、做精专业,强化董事、高管 、控股股东等“关键少数”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 ,夯实市场“稳 ”和“活”的微观基础 。

  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 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 ”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 ,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

  塑造既“放得活 ”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提高监管的精准性 、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坚持依法从严监管 ,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度 、严而有效 ,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的资本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

  过去五年硕果累累 展望未来五年信心满满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过去五年硕果累累 ,展望未来五年信心满满,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建设 ,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创新,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发展 。

  朱鹤新: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 ”以来 ,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家外汇局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 、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在介绍“十四五 ”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 ,对外经贸呈现多元化格局 ,韧性增强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 、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十四五”以来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 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 ”以来,外汇领域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服务环境更加优化 ,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跨境贸易和投资持续活跃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 ,跨境收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涉外经济的活跃度,2024年我国跨境收支规模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 ,“十四五 ”期间年均增长较“十三五 ”期间提高8个百分点。今年前8个月 ,我国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跨境贸易和投资持续活跃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占比升至近30% 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稳健性增强,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弹性增强 ,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企业外汇套期保值的比例已经由2020年的17%已经上升到30%左右,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 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表现比较稳定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面对高波动的国际市场环境,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是均衡的,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的表现是比较稳定的。展望未来 ,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这奠定了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格局的稳定 。同时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更加有效,所以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这将为“十五五”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发布会表示 ,银行外汇展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已纳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优秀客户超过2.3万家,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元美元。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