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加杠杆app:股票如何加杠杆-乘联分会: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25.1万辆 同比增长104.2%

摘要:   2025年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2万辆,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925.0万辆,...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2025年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2万辆,同比下降0.8% ,环比下降0.1%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925.0万辆,同比增长7.9%。今年国内车市零售累计增速从1-2月增长1.2%,3-6月增长15% ,7-9月增速徘徊在6%左右 ,10月回落到持平状态,呈现下半年高基数的减速特征,基本符合年初判断的“前低中高后平 ”的走势。

  车市的“金九银十”特色在2016年前较明显 ,当时房价较低,购车首购群体多,黄金周前买车热情高 ,9月购车一般高于10月,因此有了“金九银十”的概念 。随着房价暴涨,车市在2017年阶段性见顶 ,随着年轻人买车的新购群体减少,换购群体逐步成为主力,“金九银十 ”也逐渐变成“银九金十 ” ,车市销量近7年没有突破 。但今年的情况有些特别,由于中秋落在10月,随着部分省市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收紧 ,区域间销量增速出现分化 ,10月销量未能持续拉升。

  2025年10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一、10月乘用车厂商生产 、出口、批发均创当月历史新高,出口创出历年各月的历史新高;二、国有大集团自主品牌发力强增长,上汽 、东风 、长安、奇瑞、北汽等五大国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10月同比合计增长17% ,其中极狐 、岚图、深蓝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创二代”强势增长;三、今年新车呈现波段式批量上市,叠加“反内卷”工作推进遏制无序降价,车企转向“增配不增价 ”策略 ,提升产品吸引力。直观的降价价格战稍显温和,但年款增配 、调整车主权益、“两新”政策叠加本品厂补加码等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10月新能源促销环比9月微降到9.8%;四、10月燃油车国内零售同比下降10%;纯电动市场零售同比增长20% ,增程同比下降7.7%,插混同比下降10.3%,新势力中的纯电动与增程的结构占比 ,从去年的49%:51%变为74%:26%;五 、10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57.2%,呈现出由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下的新能源平稳增长;六、2025年1-10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235万,下降9% ,自主新能源出口153万 ,增长126%,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9.5% 。

  10月自主品牌零售155万辆,同比增长4% ,环比增长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8.7%,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1-10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5%,较去年同期增长5.5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 。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1万辆,同比下降10% ,环比增长3%。10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3.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3%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上汽通用同比增长35%,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3.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韩系和其他欧系品牌零售份额有所微增。

  10月豪华车零售19万辆 ,同比下降10% ,环比下降23% 。10月豪华品牌零售份额8.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较合资压力更大一些。

  出口:根据乘联数据 ,10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56.8万辆,同比增长27.7%,环比增长7.5% ,1-10月乘用车厂商出口456.7万辆,同比增长14.2%。10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4.2%,较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 。10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47.6万辆 ,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31% 。

  生产:10月乘用车生产295.1万辆 ,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3.7%。1-10月乘用车生产2,373.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6% ,10月乘用车生产较历史同期高点2024年10月的265万辆又高出30万辆 ,生产走势平稳向上。10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9%;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7%;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5% ,环比增长8% 。

  批发:10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93.2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4.9%;1-10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377.0万辆 ,同比增长12.3%。受零售调整的影响,10月乘用车批发同比增速比零售增速高出8个百分点。10月自主车企批发214.2万辆,同比增长13% ,环比增长9% 。主流合资车企批发55.7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3%。豪华车批发23.3万辆 ,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19%。

  10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批发格局持续变化,部分中间企业有逐步崛起迹象 。上汽通用五菱、赛力斯 、小米 、蔚来等车企的环比表现较强。10月10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7家(上月7家 ,去年同期8家) ,占整体市场份额55%(上月53%,同期60%)。5-10万辆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份额占比22%(上月21%,同期16%) ,1-5万辆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份额占比22%(上月24%,同期21%) 。

  库存:由于10月厂商生产态势较平稳,10月厂商批发低于生产1.9万辆 ,而厂商月度国内批发高于零售12.3万辆,10月乘用车厂商总体库存增长14万辆(去年同期下降5万辆),今年10月是车企主动加库存 ,去年是零售拉动的库存下降。今年1-10月行业总体库存下降8万辆(去年1-10月下降96万辆,2023年下降11万、2022年增长60万)。

  新能源板块:

  10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65.7万辆,同比增长19.8% ,环比增长10.2%;1-10月累计生产1,203.7万辆,增长30.3%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62.1万辆,同比增长18.5% ,环比增长8.5%;1-10月累计批发1,205.8万辆 ,增长29.9% 。(比较:10月常规燃油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31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1-10月累计批发1,170万辆 ,下降2%)。

  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8.2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下降1.3%;1-10月累计零售1,015.1万辆 ,增长21.9%。(比较:10月常规燃油乘用车零售96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增长2%;1-10月累计批发910万辆 ,下降4%)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25.1万辆,同比增长104.2%,环比增长18.6%;1-10月累计出口187.9万辆 ,增长71.7%。(比较:10月常规燃油乘用车出口32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0.1%;1-10月累计批发269万辆 ,下降7%)。

  1)批发:10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5.3% ,较2024年10月提升5.1个百分点 。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70.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9.1%;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1%。

  10月纯电动批发销量102.0万辆,同比增长31.6% ,环比增长7.5%;10月狭义插混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3%;10月增程式批发12.1万辆 ,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0.01%。10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2.9%(同比+6.3%,环比-0.6%)、狭义插混29.6%(同比-4.9% ,环比+1.2%) 、增程式7.5%(同比-1.4%,环比-0.6%) 。2025年1-10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2%(同比+4.0%)、狭义插混29%(同比-2.9%)、增程式9%(同比-1.1%)。

  10月B级电动车批发30.1万辆,同比增长25% ,环比增长5%,占纯电动份额30%,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较好 ,其中A00级批发销量17.2万辆 ,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8%,占纯电动的17%份额 ,较去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24.6万辆,占纯电动的24%份额,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25.5万 ,占纯电动份额25%,同比增长5.5个百分点;经济型电动车增长是可持续的,只有经济型电动车普及才能真正拉动车市增量 。

  10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32个(上月25个) ,宏光MINI(61,119辆) 、比亚迪宋(51,186辆)、吉利星愿(45,328辆)、比亚迪秦(44,532辆) 、博越(38,679辆)、Model Y(38,562辆)、元UP(37,685辆) 、海鸥(36,604辆)、小米YU7(33,662辆)、海狮06(33,200辆) 、海豹06(32,807辆) 、轩逸(32,360辆)、速腾(30,564辆)、五菱缤果(27,321辆) 、海豚(26,766辆)、秦L(26,716辆)、缤越(24,495辆) 、星越(23,978辆)、瑞虎8(23,973辆)、RAV4(23,669辆) 、哈弗大狗(23,426辆)、Model 3(22,935辆)、帕萨特(22,416辆) 、瑞虎5X(22,050辆)、海豹05(21,985辆)、长安CS75(21,882辆) 、CR-V(20,843辆) 、智己LS6(20,832辆)、零跑C10(20,420辆)、问界M7(20,256辆) 、深蓝S05(20,102辆)、方程豹钛7(20,024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20个,近期的博越、轩逸 、速腾、缤越、RAV4等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较强。

  2)零售:10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57.2%,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在10月国内零售中 ,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7.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2.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 。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8%,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2% ,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22.7% ,小鹏汽车 、零跑汽车、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2%,同比下降1.4个点。

  3)出口:根据海关统计数据10月汽车出口82.8万辆,增长42%;1-10月汽车出口651万辆 ,增长23%。10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5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19% 。占乘用车出口44.2% ,较去年同期增长16.6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64%(去年同期81%),作为核心焦点的A00+A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纯电动出口的37%(去年同期42%)。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其中插混占新能源出口的33%(去年同期18%),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自主插混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 ,前景光明 。10月厂商新能源出口方面优秀的企业是:比亚迪汽车(80,108辆)、奇瑞汽车(40,816辆) 、特斯拉中国(35,491辆)、智己汽车(14,138辆)、吉利汽车(13,626辆) 、上汽通用五菱(11,127辆) 、长安汽车(9,515辆)、零跑汽车(6,565辆)、上汽乘用车(5,864辆) 、长城汽车(5,061辆)、小鹏汽车(4,999辆)、极星汽车(4,781辆) 、沃尔沃亚太(3,129辆)、东风汽车(3,067辆)、光束汽车(2,822辆) 、广汽埃安(1,902辆)、智马达汽车(1,396辆)、北京汽车制造厂(1,250辆) 、一汽红旗(1,069辆)、领途汽车(853辆)、上汽大通(587辆) 、江苏悦达起亚(539辆) 、江淮汽车(530辆)。其他车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规模。

  从海外体系建设上看,部分自主品牌的CKD出口占比较高,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51% ,江铃福特CKD出口占比18%、智己汽车CKD出口占比7%、比亚迪CKD出口占比6% ,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上看,长城汽车 、江铃福特、智己汽车、比亚迪汽车等企业都表现很优秀 。

  4)车企:10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汽车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比亚迪汽车 、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狭义插混表现持续较强。在产品投放方面 ,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21家(同比持平 ,环比多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94%(上月92.6%,去年同期93.8%)。其中 ,比亚迪汽车(436,856辆)、吉利汽车(177,882辆) 、上汽通用五菱(113,883辆)、奇瑞汽车(104,945辆)、长安汽车(98,633辆) 、零跑汽车(70,289辆)、特斯拉中国(61,497辆)、赛力斯汽车(48,700辆) 、小米汽车(48,654辆) 、长城汽车(46,066辆)、东风汽车(42,350辆)、小鹏汽车(42,013辆) 、蔚来汽车(39,966辆)、上汽乘用车(37,288辆)、理想汽车(31,767辆) 、广汽埃安(28,199辆)、智己汽车(25,145辆)、极狐汽车(23,387辆) 、一汽奔腾(18,468辆)、一汽红旗(15,431辆)、广汽丰田(11,630辆) 。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突破2万辆的企业是:比亚迪汽车(295,871辆) 、吉利汽车(164,256辆)、上汽通用五菱(99,752辆)、长安汽车(83,424辆) 、鸿蒙智行(68,216辆) 、零跑汽车(63,724辆)、奇瑞汽车(57,742)、小米汽车(48,654辆) 、长城汽车(41,005辆)、东风汽车(40,067辆)、蔚来汽车(39,966辆) 、小鹏汽车(37,014辆)、理想汽车(31,767辆)、上汽乘用车(27,605) 、特斯拉中国(26,006辆)、广汽埃安(23,958辆)、极狐汽车(23,387辆)。自主主流车企的新能源日益走强,吉利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鸿蒙智行 、零跑汽车 、小米汽车等车企国内新能源零售表现很好。

  5)新势力:10月新势力零售份额22.7%,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 。新势力车型中的纯电动销量占比74.3% ,较同期的53.6%占比大幅提升;新势力纯电动中的10-15万级别销量占比大幅增长 。自主传统车企的独立新能源品牌作为“创二代 ”,市场表现较强,份额15% ,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 ,如深蓝汽车、奕派科技、极氪 、极狐汽车、岚图等自主大集团的“创二代”新能源品牌表现优秀。

  6)普混:10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8.9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8%。其中广汽丰田(37,095辆)、一汽丰田(35,370辆) 、东风本田(5,779辆)、长安福特(4,537辆)、东风汽车(2,920辆) 、广汽本田(2,770辆)、吉利汽车(140辆)、广汽传祺(109辆) 。普通混合动力的市场相对平稳 ,自主混动的海外市场走势较强。

  2025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2025年11月共有20个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少一天,较10月的19个工作日多一天 ,生产销售时间相对稍短。

  政策推动年末增量 。受今年新能源车车购税免税到期,明年买车多5个点车购税的政策影响,消费者年末购车紧迫感更强 ,因而选择车型更考虑提车进度。为应对交付周期延长导致的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车企纷纷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这种兜底式方案只是今年年末的暂时行为 ,未来不可持续。消费者购车受环境气氛影响很大,由于热销车型的购买排队,很多消费者转而购买平销车型 ,这推动了车市消费热度持续上升 ,销量会有进一步提升 。

  季节因素推动年末走强。随着天气转冷和年末农民工逐步返乡,农村地区的购车热情会逐步释放,新能源车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也将逐步升温。库存是有效保障购车选择的基本要求 ,12月到春节前的旺销期需要库存充裕,11月是建库存的最佳时机,因此11月的厂商销量仍会表现较强 。

  出口延续强势增长。下半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局面持续向好 ,自主新能源的海外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海外营销网络快速扩张,部分海外市场增势良好。随着国际芯片等供应链的不稳定现象出现 ,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优势进一步体现,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态势仍将延续 。虽然外部贸易环境更为复杂,但俄罗斯去库存压力减少 ,推动中国对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汽车出口负增长压力减小 。

  2025年1-9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5%,汽车行业收入达7.8万亿

  在“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25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 ,同比增长3.2%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6%,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及链条行业效益向好。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 ,2025年1-9汽车生产2,405万辆,同比增长11%。2025年1-9月汽车行业收入78,235亿元,同比增长7.8%;成本68,867亿元 ,增长8.6%;利润3,483亿元,同比增长3.4%;汽车行业利润率4.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 ,汽车行业仍属偏低 。由于生产增长较强,9月的汽车行业收入10,186亿元,同比增长9.8%;成本8,978亿元 ,增长7.5%;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38%;汽车行业利润率4.4%,环比上升明显 ,相较去年9月的3.4%仍属较好的。

  各地大力度推动“两新 ”政策落地实施 ,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汽车行业效益改善明显 ,但还是落后于其它消费品。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上游钢铁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 。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更好地推动了报废更新的实施。期待车市“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 ,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表现超强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71万辆,同比增速21%,9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76.3万辆 ,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0%,同比和环比走势总体较强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0万辆 ,增长66%的表现也是很好的;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232万辆,同比增长52%,较2024年1-9月22%增速 ,增长较多。

  2025年9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俄罗斯58,707辆、阿联酋46,616辆 、墨西哥38,994辆 、澳大利亚31,020辆、英国28,821辆、比利时28,289辆 、沙特28,012辆、菲律宾26,025辆、阿尔及利亚22,265辆和哈萨克斯坦21,064辆 ,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澳大利亚21,468辆 、阿尔及利亚21,386辆、阿联酋18,069辆、英国16,018辆和菲律宾11,430辆。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车企防风险意识提升,虽然1-9月俄罗斯国内销量下滑不大,但2025年1-9月我们对俄罗斯的出口下降幅度较大 。

  2025年累计整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362,103辆 、阿联酋320,096辆、俄罗斯288,582辆、比利时211,923辆 、澳大利亚198,903辆、沙特197,955辆、英国197,023辆 、巴西193,844辆 、菲律宾176,571辆和哈萨克斯坦130,204辆 ,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阿联酋117,178辆、澳大利亚79,881辆、菲律宾71,889辆 、哈萨克斯坦61,180辆和英国58,928辆。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比利时27,247辆、菲律宾21,957辆、英国19,435辆 、韩国15,500辆、阿联酋15,424辆、澳大利亚15,017辆 、德国14,289辆、印度12,444辆、泰国11,308辆和西班牙10,545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英国13,808辆 、菲律宾12,612辆、韩国12,016辆、澳大利亚11,825辆和阿联酋10,001辆。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比利时202,663辆 、菲律宾137,374辆 、英国133,744辆、巴西129,946辆、墨西哥125,651辆 、澳大利亚99,750辆、泰国84,806辆、阿联酋71,925辆 、土耳其67,805辆和印度66,213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菲律宾67,405辆、墨西哥64,069辆、澳大利亚47,971辆 、英国44,951辆和土耳其44,738辆 。

  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1-9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 ,主要是插混和普混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出口亮点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主要是出口到西欧和亚洲市场。燃油车市场的俄罗斯下滑体现得很充分,而我们监控的俄罗斯市场零售量下滑较小,其中中国车企的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 、比亚迪汽车等主力车企表现良好。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进口36万辆

  2025年1-9月进口汽车36万辆 ,同比下降32%,由于国内新能源车不断崛起并走高端路线,进口车市场持续保持了下滑趋势 。其中9月进口车4.1万辆 ,同比下降26% ,环比下降10%。进口车市场在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便掉头向下, 2024年进口规模持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 ,同比下降12%。目前2025年1-9月进口汽车36万辆,同比下降速度较快,进口车市场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

  9月进口车下滑压力仍较大。2025年9月进口量最高的前10国家是:日本18,265辆、德国10,549辆、斯洛伐克3,832辆 、英国3,790辆 、瑞典1,636辆、美国1,462辆、墨西哥511辆 、奥地利248辆、匈牙利202辆和印度110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日本7,263辆、英国1,143辆 、印度104辆、芬兰101辆和西班牙53辆 。

  2025年1-9月进口量最高的是日本143,681辆、德国79,427辆 、斯洛伐克43,265辆、美国41,736辆、英国29,918辆 、瑞典9,131辆、墨西哥3,398辆、奥地利2,244辆 、匈牙利1,586辆和韩国859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芬兰660辆 、西班牙295辆、印度178辆、马来西亚58辆和伊朗22辆。

  2025年1-9月份 ,美国进口车下降到79,427辆,同比下降47% 。而9月份美国车进口1,462辆,同比下降85% ,环比下降50%。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国内燃油车需求在今年三季度仍持续萎缩(国内厂商销量增长是因为库存调节的低基数因素) ,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美国进口车近几年快速下滑,从2017年28万辆的进口规模,到2024年下降到10.5万辆 ,下滑幅度较大 。2025年1-9月份 ,美国进口车下降到40,274辆 。同比下降48%,而9月份美国车进口2,902辆,环比下降67% ,同比下降65%。随着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多维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 ,保障国际供给链的安全。

  今年9月超豪华车市场有所改善,劳斯莱斯和法拉利等进口车表现较好,上海地区超豪华需求明显回升 。

  2025年9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8%

  2025年9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855万辆 ,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2%。随着中国和美国车市的持续走强,2025年9月世界车市超越2017年9月峰值 ,处历年的峰值水平。2025年1-9月销量7,053万辆,同比增长6% 。

  2025年1-9月的全球汽车销量增长6%,其中中国汽车销量2,432万辆,增长13%;美国销量1,258万辆 ,增长4%;印度销量400万辆,增长2%;日本销量346万辆 ,增长5%;德国销量233万辆,下降1%。目前看中国市场最有活力,增速快 ,俄罗斯市场下滑严重,墨西哥的增速放缓,而南美的阿根廷等市场表现较好。

  中国汽车的世界份额不断提升 ,9月中国的世界份额回升到38%的较好水平,较去年提升2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达到世界汽车的34.2%;2025年1-9月中国达到世界汽车的34.5%。

  今年世界前10车企中两家中国车企的份额继续稳步提升,其中比亚迪汽车达到世界第6位 、吉利汽车第9位 ,奇瑞汽车第11位。除了美国市场暂时性异常较强和铃木等在印度市场表现较好外,其它国际品牌份额均全面较大的下滑 。

  2025年1-9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8%

  2025年1-9月份世界汽车销量达到7,053万辆,新能源汽车达到1,571万辆。2025年1-9月世界广义新能源车销售比例达到世界汽车销量占比为29.2% ,比2024年全年增长2.9个百分点,而狭义新能源车达到了22.3%的水平,呈现相对较强的状态。2025年1-9月的新能源车份额达到22.3% ,其中纯电动车的占比达到14.8% ,插混达到7.5%的汽车比例,新能源表现优秀 。

  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总体呈现快速提升趋势,2022年已经达到13% ,2023年达到16%,2024年达到19.5%,2025年三季度渗透率达到24.5% 。2025年9月新能源渗透率中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6%,德国达到27%,挪威达到80% ,英国32%,而美国仅有13%,日本仅有2% ,因此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不均衡性极为明显。

  在2025年1-9月份世界新能源的373万辆“增量贡献度 ”中,中国占了68%,德国和美国各占了增量的5%和4%。所以整个世界新能源车总体的增量贡献基本就是在中国 。近几年中国贡献了世界近八成的增量 ,中国车市是世界新能源车竞争的核心焦点。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